2025年8月14日至15日,公共管理学院在拱宸桥校区行政中心六楼会议室召开暑期工作会议。会议以“聚力提升·攻坚迎评·谋划新篇”为主题,紧密对接国家战略与区域发展需求,围绕学院学科学位点建设、审核性评估、科研发展及“十五五”规划四大专题,邀请浙江师范大学、浙江工商大学、浙江财经大学、浙江科技大学等兄弟高校专家开设辅导讲座,展开深度研讨。副校长陈新民、校长助理冯淑娟、教务处处长姜文杰、学科建设与发展规划处(研究生处)处长史丽云、副处长徐波、科研与社会服务处副处长刘力等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受邀出席。学院领导班子、各系主任、副主任、骨干教师及全体行政人员共3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由院长周朝成、党委书记汪群龙、现代服务业研究院院长朱红缨及副院长宋海朋分别主持。

一、学科学位点建设专题
14日上午,浙江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李文博作《学科与学位点建设》专题讲座,系统分析公共管理学科发展趋势与建设路径。副院长宋海朋汇报了浙江省一流学科B(公共管理)中期检查情况及MPA硕士点建设方案(2025-2027),针对学科特色凝练不足、高层次成果产出乏力等短板提出具体举措。田雨教授代表社会工作MSW硕士培育点专班,汇报分析了社会工作硕士点建设进展,存在的短板弱项以及今后的工作规划。
史丽云处长结合学院学科建设现状,提出了具体指导意见,强调“十五五”阶段需重点突破高层次人才引育、科研平台升级与标志性成果培育三大瓶颈。



二、审核性评估专题
14日下午,审核性评估专题由浙江财经大学教务处处长贺武华教授领衔开启,他以《审核评估:核心指标与改进方略》为题,从政策背景、指标体系到整改路径进行了深度解读,为学院下一步评估准备工作提供了建设性意见。副院长叶智校代表学院汇报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自评情况,公共事业管理系、社会工作系、家政学系、物业管理系系主任依次报告专业自评情况及整改方案。姜文杰处长要求各系建立“问题清单-责任到人-时限明确”机制,确保整改工作落地见效。陈新民副校长做了重要讲话。他要求学院以评估为契机进一步推进教学管理规范化、人才培养体系化,强调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的长效机制建设。并从新学院发展动力、内涵体系建设、创新改革举措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



三、科研工作专题
15日上午,科研工作专题聚焦“科研管理升级与成果转化”。浙江工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黄红华教授结合该校经验,作《学院科研管理与创新》专题讲座,从组织管理牵引和个人内在驱动两个维度,为学院科研发展提供了具体的操作性路径。
宋海朋副院长通报2025年学院科研中期工作进展情况,解读科研相关文件。刘力副处长建议强化科研成果向区域发展动能转化。冯淑娟校长助理为学院科研工作做了具体指导,她强调学院科研目标完成的紧迫性和必要性,结合具体的实例,要求集合全院力量,处理好几对关系,重点加强PI团队建设、打造科研平台、助力科研成果孵化。



四、“十五五”规划编制推进专题
15日下午,浙江科技大学发展规划处副处长应卫平研究员作了《“十五五”事业发展规划编制:战略与路径》讲座,系统阐述规划的战略意义、阶段特征及目标任务建议,强调高校应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强化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一体化。
院长周朝成、党委书记汪群龙等分别对领衔的专题规划编制调研结果进行了汇报,各系负责人同时汇报了十五五专业发展调研报告。徐波副处长作工作指导,明确规划编制需围绕学科建设、专业建设、科研与社会服务、师资队伍和党建品牌等重点领域协同推进。



四个专题会议结束后,周朝成院长进行了会议总结。他强调为确保学院高质量发展,需重点抓好以下工作:一是要系统梳理资源队伍基础,明优势、补短板,通过新一轮岗位聘任优化人才结构,谋划发展战略转型;二是要聚焦学科特色优势,明确主攻方向,强化关键科研攻关与教育教学质量,力争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新突破;三是要精准对接国家与区域战略需求,深化中外合作办学内涵,加速推进国际化教育进程;四是要凝聚全院合力,强化协同创新,拓展思路,科学确立目标,高质量编制“十五五”规划;五是要强化使命担当,恪尽职守,对事业、学生和学院高度负责,勠力同心共谋发展新篇章。汪群龙书记指出本次会议取得了一定成效,为确保会议各项任务落地见效,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要巩固学习教育成果,以更务实的作风推进工作进展;二是要锚定学院发展目标,以新一轮岗聘职责落实工作任务;三是要聚焦谋划未来,以更高的站位做好新学期重点工作和“十五五”规划编制。
此次会议既是盘点会,更是动员会。全院师生将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锚定目标、锐意进取,为学校实现高水平应用型综合性大学目标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