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院

手机版

热点动态

《中国教育报》报道我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实践探索

日期:2023年05月04日          编辑:杨翠          点击:

2023年5月1日,《中国教育报》第三版高教周刊刊发了题为《面向共同富裕培养基层服务与管理人才》的文章。文章介绍了我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情况,指出在着力实现共同富裕的大背景下,浙江树人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围绕浙江民生服务领域,积极调整培养目标与规格,精准把握,错位发展,专业模块围绕基层服务体系建设交叉融合,为探索共同富裕背景下面向基层治理的公共管理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现将全文转载如下: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23-05/01/content_623421.htm?div=-1


面向共同富裕培养基层服务与管理人才

周朝成 陶芳铭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在着力实现共同富裕的大背景下,如何培养“守望公正之心、坚持共治之行、精通管法之道、具备理政之才”的公共管理人才,进而形成“国家需求导向、公共价值引领、素养能力并重、创新实践多元”的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成为摆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者面前的一道难题。

围绕浙江民生服务领域,浙江树人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积极调整培养目标与规格,精准把握,错位发展,专业模块围绕基层服务体系建设交叉融合,为探索共同富裕背景下面向基层治理的公共管理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根据《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实施方案(2021—2025年)》,要“推进公共服务优质共享先行示范”,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区治理体系、高质量发展的教育体系、全民全周期的健康体系成为当务之急。据统计,2021年浙江省非私营单位中教育、卫生和社区治理等公共服务的就业人员约为234.82万人。面对全省4000余个城市社区和2万余个农村社区的需求,基层公共管理人才尤其是面向社区基层组织的高层次公共管理人才明显短缺。

浙江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将社区治理、教育、卫生确定为重点公共服务领域,这也为省内应用型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与定位明确了方向,即培养面向科教文卫基层领域,服务于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及社会机构的复合型管理人才。锚定了人才培养目标,才能有效缓解高质量基层公共管理人才的供需矛盾,进而为省内公共服务与管理提供必要的人力资源支撑。

构建“一干三支”培养体系

为适应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需要,以公共服务提升社区治理水平,以全民教育提升人力资本水平,以全生命周期卫生服务提升全民健康水平,学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构建了“一干三支”的人才培养体系。

专业基于公共管理学科主干,重点设置社区治理、教育、卫生三个方向,其中社区服务与治理方向重点围绕现代社区治理和服务体系建设,教育政策与管理方向重点围绕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中的学有所教和幼有所育核心内容,全民健康管理与卫生政策方向重点围绕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中的老有所养、病有所医核心内容以及健康中国战略确定课程内容。

专业以课程为载体,引导学生树立公共价值理念和社会责任意识,开设“公共事业管理概论”“管理学概论”“公共事业管理综合方法”“人力资源管理”“公共政策分析”“管理沟通”等课程,形成了“学科基础平台课+专业基础平台课+专业方向模块课”的“平台+模块”培养模式,并通过落实课程思政,促进学生政治素质、法律素质、道德素质和身心素质的全面提高。

依照“一干三支”基本框架,专业还构建了“3+1+X”课程体系,即围绕社区治理、教育、卫生方向设置三个模块课程,促进课程之间的复合交叉,打造“三支融通”,通过本科培养全周期、覆盖专业全课程的实践课程实现“一线贯穿”,通过适应学生个性化发展的专业选修课程实现“自主选择”,突出课程体系三个方向的特色内容,注重基层实践能力培养,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

探索“四阶循环”教学改革

基层治理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需要处理来自各方面的信息和各种复杂的治理问题。因此,基层治理工作一般具有压力性、烦琐性、综合性、突发性和创新性等特点。学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积极探索政产学合作模式,共同推进人才培养和基层治理紧密衔接。通过与政府、企业开展多形式、多途径的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组建教学团队、推进管理改革、建设产学研基地和组织项目的开发,实现学校人才培养供给侧和公共服务管理需求侧的全方位融合。

专业引入服务学习教学方法,将传统授课和社区服务合二为一,打造“实践—观察—反思—应用”教学模式,将体验式学习核心循环嵌入服务学习教学周期。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社区和服务群体需求调研,确立具体学习和服务目标,设计并执行完整的服务项目。通过严谨设计的反思活动,帮助学生理解课程内容和理论概念,深化服务实践经历的意义,内化服务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担当意识。与此同时,专业还以实践为导向,构建了面向场景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实行多元协同育人机制

学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以基层服务为导向,整合校内外资源,形成了包括“学校—社区”“学校—企业”协同以及“实体—虚体”协同的多元育人机制,为学生提供体验式学习的实践平台。扎实推进业师协同教学模式,强化校外实践基地建设,为专业教学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撑,搭建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课教师采用案例教学、体验教学、模拟教学、项目研究等方式进行教学,组织学生参加乡村振兴大赛、公共管理案例大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等活动。

根据不同学科类型,专业还统合浙江省现代服务业研究中心、浙江省家政服务业产教融合联盟、中国民办教育协会民办教育研究分会等多个涉及公共管理的民生服务省部级平台,发挥数字化在公共管理领域的重要作用,开展“信息技术+公共管理”的改造,推进数字化公共管理平台建设,拉近产学距离,提升面向公共服务领域管理人才的培养质量。

(作者单位系浙江树人学院;本文系浙江省高校“十四五”教改项目“新文科背景下基层公共管理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创新与实践”[jg20220467]的阶段性成果)

《中国教育报》2023年05月01日第3版 版名:高教周刊